整合资源 合力维权 努力构筑社会化妇女维权工作格局

    时间:2013-09-23

    哈尔滨市维护妇女权益

    经验交流材料之八


    整合资源  合力维权

    努力构筑社会化妇女维权工作格局


    道里区妇女联合会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步伐的加快,尤其是全市新战略的实施,给妇女的发展和权益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为此,我区妇联积极整合资源,从社会的角度看维权,紧紧抓住“筑网行动”这个有力抓手,努力构建社会化的妇女维权工作格局,推动妇女实际问题的解决。

    一、加强“筑网行动”组织建设,构筑社会化妇女维权工作格局

    “筑网行动”是妇联组织整合各职能部门资源,通过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实现妇女维权工作新格局的重要举措,是全方位、多层面的维护妇女权益的有效途径。一是成立组织机构。道里区委高度重视“筑网行动”工作,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为组长,政法委书记为副组长,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民政、人社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妇女维权“筑网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实施维护妇女权益“筑网行动”的意见》,专门召开了全区“筑网行动”工作会议,建立健全咨询投诉、司法保护、法律援助、普法宣传、社会救助和基层服务六大社会化妇女维权工作网络,明确了筑网的职能和职责分工在全区形成了委分管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妇联负责具体抓的社会化妇女维权工作格局,为做好维护妇女权益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二是建立组织制度。建立了每半年召开一次“筑网行动”成员单位联席会议、每季度通报一次各成员单位“筑网行动”工作成果,每年召开一次妇女维权“筑网行动”成员单位经验交流会,广泛宣传成员单位妇女维权工作经验,调动成员单位工作积极性,加大合力维权力度。三是设立筑网模式。全区各级妇联建立了妇女维权热线咨询投诉网;区公安分局、检察院、法院分别建立了家庭暴力投诉站、女子公诉组、妇女维权法庭等司法保护网;民政局建立了家庭暴力庇护中心社会救助网;司法局、人社局仲裁办分别建立了法律援助中心、妇女维权部法律援助网;区公、检、法、司均成立了“蒲公英”普法宣传队,109个社区、42个村均建立了姐妹港湾--妇女维权工作站等基层服务网。“筑网行动”网络的建立,延伸了妇女维权的触角,为全面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打下坚实基础。

    二、凝聚社会化维权力量,提升“筑网行动”服务水平

    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妇女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不断健全,使妇女权益问题更多的是要通过司法程序及社会各部门的合力解决。婚姻家庭权益受侵害现象突出、劳动权益保障难、人身权利受侵害案件上升等多元问题,凸显了妇联组织维权工作的视野、手段、能力和水平与形势发展的差距和维权力量的不足。几年来,区妇联协调全区各职能部门,加强对“筑网行动”成员单位的引领和指导,不断提升维权服务能力,加大了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力度。一是司法保护打击违法犯罪。几年来,区公、检、法、司、人保、民政等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坚持打防并举,查控结合,综合施策,把查处家庭暴力、打拐禁娼、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等各项维权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道里区检察院女子公诉组自成立以来受理审查起诉1,390起案件、1,853人,在执法办案中, 对严重侵犯妇女权益案件做到从重从快办理,尤其是加大了打击严重侵犯妇女权益的严重刑事犯罪案件的监督力度,切实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区法院妇女维权审判法庭受理婚姻家庭案件1,496件、财产案件347件、劳动争议案件230件、人身权益案件376件;区司法局的妇女维权法律援助中心切实履行职责,共接待妇女法律咨询2,046人,受理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案件316件;区劳动仲裁坚持调解为主、仲裁为辅的原则,柔性化处理劳动争议, 共受理妇女维权劳动争议案件14件,均在法定时限内结案,其中以调解方式处理的有11件;道里区公安分局处理家庭暴力2,081起,家庭暴力伤情鉴定机构鉴定25起,充分保护了妇女合法权益。二是社会救助汇聚温暖爱心。区民政局“反家庭暴力妇女庇护中心”自成立以来,广泛在各个街道、社区进行宣传,提供一系列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服务;民政、工、青、妇、关工委等部门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建立帮扶救助长效机制。我们联合、动员区慈善基金会、“贾秀芳救助贫困妇女儿童资金”、市孤困儿童帮扶中心,女企业家等社会团体和爱心人士,共救助贫困妇女儿童5,761人,救助资金近200万元;筹资30余万元,建立13个留守(流动)儿童之家,为4,000余名留守(流动)儿童提供学业、生活、心理帮助等,让广大妇女儿童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爱护。三是“蒲公英”宣讲增强妇女儿童法律意识。区妇联组织公、检、法、司志愿者建立2支“蒲公英”宣讲团,不断活化宣传方式,利用“妇女之家”阵地及中央大街等繁华地段开展平安宣传活动,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咨询及模拟法庭,开展“蒲公英”进社区、进村屯、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五进”活动,几年来,共开展法律宣讲50余讲,法律广场宣传5次。

    三、提升综合维权能力,推进“筑网行动”向纵深发展

    面对广大妇女的新期待及多元需求,区妇联立足社区,面向基层,利用社区功能、活动阵地和人力资源,在建立横向到边的“筑网模式”的同时,搭建171个“姐妹港湾”—妇女维权服务站,丰富维权工作站的工作内容,使其由原来单一的调解纠纷变为提供致富信息、进行科技培训、普及法律知识、身心健康、开展互动活动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平台,使广大妇女的所需有反映、所求有依托、所行有平台,实现“服务妇女、服务家庭、服务社区”的宗旨。一是在服务妇女上下功夫,维护广大妇女切身利益。妇女的就业、教育、身心健康是我们拓展延伸维权工作的重点。“姐妹港湾”依托再就业信息指导中心、妇联家政、社区保障等部门,定期举办“春风送岗位”就业招聘大集,向下岗失业妇女、女大学生等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服务,并承诺只要不挑不拣,就能保证24小时上岗。区妇联成立女企业家协会,50家单位常年为广大妇女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和资金支持。为鼓励更多妇女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实施了妇女创业小额贴息贷款项目,共为1,282名妇女提供小额贷款1.07亿元;依托驻辖区医疗机构、市妇女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心灵驿站”等平台,为广大妇女提供免费体检、心理疏导等身心健康方面的服务。二是在服务家庭上下气力,创建平安和谐家庭。“姐妹港湾”依托 “外来嫂”平安之家、家庭暴力投诉站、驻辖区律师事务所等维权阵地,开展“五防五无”、社区矫正等工作,对邻里纠纷、家庭不和等矛盾进行调解处理,提供法律援助和信访代理,引导广大家庭成员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家庭的社会公德水平和现代文明程度。三是在服务社区上求突破,增强社区自治管理水平。我们坚持妇女代表联系制度,通过征求辖区的女人大代表、女政协委员及广大妇女对社区(村)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及时反映妇女的愿望,充分发挥“妇女阳光议事厅”作用,进一步增强广大妇女主人翁责任感,不断提高社区自治和管理水平。几年来,全区“姐妹港湾”共受理来电、来访163起,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及普法宣传500余次,帮助广大妇女儿童办实事1,000余件。

    技术支持:黑龙江新媒体集团 黑ICP备:2021005707号-1
    Copyright 2009---2012 Heilong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标识码:2302290001 Beian黑公网安备 23022902000102
    中国妇女网 | 黑龙江省妇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建议使用标准浏览器 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