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里最美家庭—城乡街道赵秀英家庭事迹

    时间:2014-06-09


    道里最美家庭城乡街道赵秀英家庭事迹

     

    1998年初春,乍暖还寒, 一大早,双鸭山市四站区太主公社三河村的村民就听说,村东头老候家75岁的老太太赵秀英,在山上草棵子里捡回一个没人要的女婴……

    这个消息立刻在这个只有7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里炸开了锅,大家七嘴八舌,说啥的都有,最后归结为一个担心:老候家能养活这个“可怜孩儿”吗?

    村民的担心不是多余的,赵秀英这辈子太难了……

    赵秀英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共养育八个儿女,厚道的夫妻俩从不与人口角,生活虽拮据,但平静安逸。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赵秀英53岁那年,老伴突然病逝了,当时,赵大娘最小的儿子只有6岁。在农村,一个女人带着八个孩子,那份辛苦,可想而知,赵秀英每天下地种田,上山拾荒,像陀螺一样拉扯着孩子过日子,生活经常捉襟见肘。

    好容易盼到几个孩子相继结婚成家,日子省点心了,这又捡回一个“小油瓶”……

    望着躺在小土坑上的婴儿,赵大娘咬了咬牙抱起了孩子,心想,留下这个小命儿吧,自己养不了,就送人,好歹是条人命啊!

    随后,赵大娘给孩子起了个名字叫候丽荣,这一养就是16年。

    转眼间,小丽荣到了上学的年龄,赵秀英也八十多岁需要照顾了,老人一咬牙,随打工的小儿子来到了哈尔滨,为了生计,又干起了老本行——拾荒。

    生活的艰辛,让小丽荣过早地成熟起来,上学不用送,放学自己走,还能帮奶奶拾荒、做饭、洗衣服,看到别的孩子拿着零食偎在妈妈怀里撒娇,小丽荣总是默默地在远处看着,使劲儿咬着嘴唇不让眼泪流下来。

    上中学后,为了减轻奶奶的负担,懂事的丽荣告诉奶奶,学校免费提供午饭,不用花钱,而实际上,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丽荣不是说肚子疼就是说不饿,总是静静地躲到教室角落里看书,而大家看到的却是永远挂在她脸上的笑容……

    2010年,赵秀英老人13年不离不弃,靠拾荒抚养弃婴的事迹被哈尔滨日报报道出来,并被评为2010年度感动哈尔滨人物,人们纷纷称赞这位慈善坚强的老奶奶,社会各界也向老人伸出了援手。

    2014年春节前夕,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丽欣来到赵秀英家中慰问,为老人送去7000元的租房费和3000元的生活费。

    看到身体矍铄、精神饱满的赵大娘,张丽欣动情地说:好人有好报,您的爱心换来了幸福长寿。

    如今的小丽荣已是高一的学生了,个子也比奶奶高出了一头,

    马年伊始,小丽荣搂着已90高龄的奶奶,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努力学习,长大成才,回报奶奶。

    技术支持:黑龙江新媒体集团 黑ICP备:2021005707号-1
    Copyright 2009---2012 Heilong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标识码:2302290001 Beian黑公网安备 23022902000102
    中国妇女网 | 黑龙江省妇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建议使用标准浏览器 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