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信息

    道外区妇联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时间:2014-10-25

    以党章为镜戒四风 

    为妇女儿童服务见成效

    ——道外区妇联扎实开展群教实践活动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道外区妇联坚持开门搞活动,多层次、多渠道听取党员干部、基层群众关于“四风”方面的意见建议,发现问题不等不拖、立行力改。通过边学边查、边整边改推进教育实践活动,以落实整改的实效来检验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成效,切实解决妇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将教育实践活动与为民服务融为一体,使得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聚焦四风,查清找准问题

    为找准“四风”方面存在的顽疾,区妇联下狠心,出实招,广开言路,倾听基层群众呼声。发放了征求意见表125份,召开基层妇联主席座谈会,倾听基层妇女组织专兼职干部、妇女群众代表的意见,通过开通官方微博、主席信箱等多种形式,听取基层妇女群众的呼声。区妇联成立了由副主席带队的党的群众教育路线调研小组,重心下移,深入到全区11个街道社区开展调研,与妇女群众面对面,心贴心,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杜绝了走过场。通过查找,梳理了在加大培训力度、强化调研等9个方面的26条意见建议。领导干部带头学习讨论、征求意见、调查研究、帮扶指导,在扎实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围绕解决突出问题找准自选动作,能改的立即改,一件一件做,一步一步行,做到即知即改即行,充分体现了研究情况立足长效、解决问题贯穿始终的思路,取得了好的效果。同时完善了干部接访制度,将接待妇女群众上访作为教育实践活动又一出口。机关上下工作作风变被动为主动,走基层、访妇情,了解妇女群众所思所想,针对基层妇女不同诉求,解民意,办实事,及时帮助妇女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的难题,扎实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扎实整改,即知即改即行

    区妇联始终坚持“联系妇女、代表妇女、宣传妇女、服务妇女”的工作定位,扎实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服务能力。修改完善了《区妇联中心组理论和业务学习制度》,认真开展六一个活动,即双周一次集体学习,每月一个专题研讨、一次知识测试、一次业务学习交流,每季度一场专题报告、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制定《区妇联调查研究工作制度》,明确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检查不事前通知,不迎来送往,不铺张浪费,每年调研时间不少于60天,撰写调研文章不少于2篇。
      
    二是密切联系妇女群众,增进妇女感情。制定《区妇联机关联系妇女群众工作制度》《妇女代表、妇联执委联系妇女群众工作制度》《区妇联主席接访制度》。通过联系代表制,建立妇联妇女群众的联系网络。制度的出台,为妇女代表的履职做了硬性的规定,建立了妇女代表服务于妇女群众,为妇女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长效机制。通过这一制度,使我们和妇女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密切。
      三是转变工作作风,推动工作发展。制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办法》,党员干部在全体党员、干部大会上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机关风清气正。同时修改完善《区妇联机关财务管理、会议费管理、公务接待、公车管理、办公用品采购和发放制度》,严控三公经费。修改《区妇联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区妇联请休假制度》《区妇联机关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树立机关良好形象。

    三、服务妇女,多项实招见实效

    针对基层妇女不同诉求,解民意,办实事,及时帮助妇女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的难题,区妇联下大力气解决事关妇女群众的突出问题,让妇女儿童得到实惠。区妇联充分利用直接服务妇女的特点和优势,结合我区特点,把此次活动的落脚点放在踏踏实实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扫除形式主义的“浮”,去掉华而不实的“虚”,真抓实干,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在社会管理创新进程中,主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在政府所急,妇联所能,群众所需的交汇点上,实实在在为妇女儿童服务,成为实现妇联组织为女性群体“维权与发展”职能的有效载体和实践基地。

    一是成立道外区妇女创业就业实践基地。借助黎华家具城平台,向在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方面寻求练手和实践的女大学生,失业妇女及其他培训及有意愿妇女搭建菜单式具体服务平台,200多名妇女签订意向性协议。

    二是举行“春风送岗位”招聘会。协调区人社局,发动企业提供适合女性的就业岗位,如收银员、会计、文秘、家政、服装、餐饮、推销员等;同时发动各级基层妇联组织失业妇女、女大学生参加招聘会,搭建高效的劳务对接平台,更好的满足妇女了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需求,切实提高妇女的就业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是开展维护妇女权益行动。围绕“法律温暖,家庭幸福”这一主题,组织法律志愿者走进社区,走入家庭,开设妇女普法讲堂,举办就业知识讲座,义务接受妇女群众法律咨询,为她们提供技术、法律帮助,增强广大妇女的就业和依法维权的能力。为全区广大妇女提供技术、法律帮助,增强广大妇女的就业和依法维权的能力。尤其是为外来女性流动人员加强维权服务,努力优化她们的生存发展的环境。

    四是实行“阳光筑巢”行动。开展巾帼志愿者与空巢老人结对子,面向全区招募1021名志愿者,与100名空巢老人结成一对一、多对一帮扶对子,并将地区服务网点纳入其中,授予“爱心服务站”标牌,以“四知道”,“四必须”标准,为空巢老人送温暖,送亲情,送文化,学法律,送爱心,解决老人实际困难。在全区22个办事处4个镇广泛开展“阳光筑巢”行动,在全区形成共同关爱空巢老人的氛围。

    五是开展“老街织女”帮扶活动。将靖宇地区一些织女进行整合,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从她们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形成一支队伍,开拓培训班,帮助其拓展业务范围,寻找资源,达到帮助失业妇女就业、为织女增收。有效地将靖宇地区织女品牌在全市打响,帮助他们增加收入,带动失业妇女就业。

    六是成立留守流动儿童阳光俱乐部。以太平街道松锅社区为阵地,俱乐部占地面积120平方米,集未成年人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青少年心灵港湾为一体,配备有环保桌椅40套,电脑5台、棋球玩具50多件,图书1500多册,投影设备一套、LED显示屏等,为留守流动儿童搭建学习、活动、交流的平台,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技术支持:黑龙江新媒体集团 黑ICP备:2021005707号-1
    Copyright 2009---2012 Heilong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标识码:2302290001 Beian黑公网安备 23022902000102
    中国妇女网 | 黑龙江省妇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建议使用标准浏览器 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