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课堂

    教孩子失败,比逼孩子成功更重要!

    时间:2020-11-25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许多家长都见过孩子这些表现:玩拼图半天拼不好,就生气地一摔:“不玩了!”在家里和爸爸妈妈玩游戏,赢了就很开心,输了就耍赖、甚至哭闹;参加某项比赛前,如果感觉自己没有把握,就非常焦虑,想退赛••••••我们的孩子,对于输、失败这件事反应都非常大,感觉失败意味着丢脸、自己笨、差劲。这种对于失败的恐惧使他们退缩、逃避、自我否定,甚至做出极端的事情来。今年5月初,西安一名9岁女孩因作文来不及写完跳楼身亡,生前留下两封“遗书”,用稚嫩的笔迹写着:“妈妈,这是我的选择。”“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 。”今年10月,大连理工大学一研三学生在实验室自缢身亡,引起网上热议,在最后留下的微博“遗书”中,有这么一段他经常会在脑中与自己进行的对话:“不对啦,肯定是你自己的问题。我••••••我哪出问题了?你少玩点游戏,少刷点视频还会这样吗?可••••••可我确实尽力了啊?那就是你笨、懒、没用。这二十几年家里人给你这么多关怀,结果养出了一个废物出来。那••••••咋办?你这样下去肯定延毕了,真丢人,几百万研究生,不缺你这么一个废物,去死吧。那好吧。”压垮他们心理的不是“作文写不完”、“无法按时毕业”,而是由此产生“我不行”“我是最差劲的”这种自我否定的声音。究其根源,是对于失败的错误认知造成的。

    每次在这些令人痛心的新闻底下,总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心理怎么这么脆弱,动不动就走极端,都不敢教育了。可是却很少有人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否走入了误区,是否缺孩子一堂“失败课”?不得不承认,我们整个社会、学校、家庭,都充满了“成功学”,教孩子如何冲到第一名,如何考上重点高中、大学,如何挤掉众多竞争者,获得好工作••••••可是那些优秀的、成功的毕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孩子的人生中,会经历很多次的“失败”然而我们却很少告诉孩子如何正确看待失败,如何面对那些感觉自己不行的时刻,如何在梦想破灭,自我否定的时候疗愈内心,重拾信心和希望。当孩子做作业时总是出错,等待他的是父母“笨死了!”“你是猪吗?”的吼叫;当孩子考砸了,比赛失利,感受到的是父母冰冷的眼神,是“怎么生了你这么个没出息的!”“你对得起我们这么辛苦供你上学吗?”的否定、斥责、情感压力••••••父母对待孩子犯错、失败的态度,深刻影响着孩子对于失败的认知。如果父母无法容忍孩子犯错、失败,鄙视失败,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变为孩子的观念,让孩子觉得:失败=自己不行=不值得被爱,进而影响自我价值感、存在感。因此,想让孩子正确看待失败,父母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孩子犯错和失败,允许孩子失败,并给他们传递这样的观念:“即便你犯错了、失败了,爸爸妈妈依然爱你,你依然是很棒的。”在实际问题上,秉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不给孩子贴“笨”、“没用”等负面标签;“即便这件事你没完成、没做好,也不代表你这个人不行、不好”,不把一件事的失败,扩大到对孩子整个人的否定;最后,教孩子从失败中认识到问题所在、思考解决办法、收获经验。这样,孩子才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形成成长型思维,积极地看待失败,更有勇气和信心去努力改变,从而获得进步和自我完善。

    从幼儿园到大学,从工作到生活,许多人畏惧失败,于是失去了很多试错、挑战自我、创新和成功的机会。可是一个人成长,不是处处和人比较,挤得头破血流也要争第一,超过别人,而是不断地尝试、试错,从而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事情,更从容地过好自己的人生。普林斯顿大学的挫折教育项目“Perspective Project”官网上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一直生活在拒绝和失败不应该存在于我们生活里的信念中,我们就没有成长和尝试新事物的空间,因为我们总是害怕暴露我们的不完美。”赋予孩子敢于试错、挑战的勇气,父母需要让孩子明白犯错、失败是很常见的事情,不代表什么,我们只需要客观看待失败,从失败中总结经验,继续努力。演员陶虹在一档访谈节目中讲过这样一件事:她发现女儿不爱玩积木,无论她“诱惑”多少次,女儿都不感兴趣。但奇怪的是,只要自己不在,女儿都会过去玩,一旦看到她来了,便马上跑开。后来陶虹才知道,原来正是因为自己玩得太好了,孩子一对比,感觉很失败,所以才不敢玩。于是她让徐峥(陶虹的丈夫)经常在孩子面前“表演失败”。用行动告诉孩子:“爸爸搭积木也会倒,大人也会犯错,所以你做不好是很正常的,没有关系。”聪明的父母,就是这样,不会在孩子犯错、失败的时候表现得“如临大敌”,而是轻松、淡然地处理,鼓励孩子尝试;不拿孩子和别人比较,而是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在“国际教育全球第一”的国家——芬兰,经历失败是孩子必修的一门课。绝大多数孩子,在4、5岁开始就会学习滑雪,父母在滑雪过程中教孩子如何摔倒,如何爬起来,这是从小体验“失败感”。等孩子上了小学高年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给他们制造更多失败的机会,挑战高难度课题,让他们从失败中思考、训练强大的内心、学会解决问题。芬兰的大学则会邀请知名企业家来分享“失败史”,鼓励学生勇敢挑战、尝试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们甚至还把每年的10月13日定为“国际失败日”(Day of failure),鼓励人们在社交媒体上打卡晒自己的各种失败经历,以释放内心压力,摆脱对失败的恐惧。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给孩子正确的“失败教育”,让孩子对成功和失败有正确的认知,从而指导他们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愿每一个孩子,既有勇往直前的进取心,又有直面失败、敢于失败的勇气。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


    技术支持:黑龙江新媒体集团 黑ICP备:2021005707号-1
    Copyright 2009---2012 Heilong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标识码:2302290001 Beian黑公网安备 23022902000102
    中国妇女网 | 黑龙江省妇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建议使用标准浏览器 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